新闻中心

new 新闻中心

ArtLink Asia启动跨界探索计划,推动艺术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试点

阅读量:98 发表时间:2025-09-19

2025年9月18日,亚太创意艺术发展联盟(ArtLink Asia)宣布正式启动多项跨界探索与新领域试点项目,尝试将视觉艺术与数字装置、区块链存证以及虚拟沉浸体验结合,推动艺术表达在技术驱动的时代语境中实现新的突破。这一举措标志着平台在延续“慢变量”逻辑与去商业化立场的同时,进一步主动回应数字文化与未来艺术生态的可能性。

联盟在本季度重点上线的“沉浸式实验单元”成为最受瞩目的试点项目之一。该单元聚集了来自中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跨学科创作者,他们在虚拟空间中重建艺术场景,让观众能够通过VR与AR方式进入作品之中。不同于商业化娱乐产品的快速刺激,这一实验坚持强调作品的完整性与观众的沉浸专注度。平台观众可选择进入虚拟展厅,循序渐进地体验绘画、装置与多媒体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,从而在数字环境中保持接近现实展览的节奏。

与此同时,ArtLink Asia还启动了“艺术区块链存证”试点,为部分新上线作品提供去中心化的版权认证与时间戳记录。通过这一机制,艺术家能够以透明可追溯的方式确认创作权属,研究者与收藏机构也能在使用作品时获得更高的安全保障。联盟强调,这一探索并非以金融化为导向,而是意在为艺术家提供更稳健的数字版权保护工具,确保原创价值不因流通与展示而受损。

在跨界合作方面,平台近期与多家环保机构和科技实验室展开联合项目,探索艺术如何借助新媒介拓展社会议题的表达维度。例如,在即将上线的“气候影像计划”中,来自南太平洋的艺术家与科学研究团队共同创作,通过实时海洋数据转化为动态艺术影像,让观众在浏览作品时直观感受到环境变化的速度与幅度。这类实验不仅提升了艺术的公共性与研究价值,也为跨领域协作提供了新的范式。

多位参展艺术家在反馈中表示,ArtLink Asia为他们提供了一个“既专业又宽容”的环境,使得他们能够在没有流量竞争与商业化压力的背景下,进行跨界尝试与实验性探索。一位来自印尼的青年艺术家指出,他的互动装置作品此前很难找到合适的展示场景,而在ArtLink Asia的试点单元中,观众能够真正按照作品逻辑体验交互,而非被碎片化传播逻辑裹挟。这种体验不仅提升了作品的完整度,也帮助艺术家更好地理解其创作在跨学科语境中的潜力。

2025年的秋季,ArtLink Asia用跨界探索与新领域试点回应了数字时代的挑战,也为亚太艺术家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。通过这种在保持节奏与深度的前提下拥抱新技术的姿态,平台展现出艺术生态“慢变量”与前沿创新能够并行不悖的可能性。

作品推荐
宁静致远
宁静致远
红墙印象
红墙印象
大道至简
大道至简
云层之后
云层之后
城市断片
城市断片
邮箱:help@adaec.org.cn
地址:香港湾仔港湾道18号中环广场19楼
Copyright © 亚太创意艺术发展联盟版权所有